稀有及稀土金屬礦床類型較多,主要與酸性巖漿作用(花崗巖、偉晶巖),及堿性巖漿作用有關,大部分礦化作用主要與熱液活動有關。
1. 花崗巖型稀有及稀土金屬礦床
自五十年代在奈及利亞發(fā)現含鈮鐵礦花崗巖以來,對花崗巖中稀有金屬礦化的成因一直存在著不同意見,一般認為花崗巖中稀有及稀土金屬的礦化是含礦熱液交代花崗巖形成的。也有人認為其中某些礦物是從巖漿中晶出的,屬巖漿礦床。 奈及利亞、蘇聯、法國等都有花崗巖型稀有及稀土金屬礦床。這類礦床主要在中國華南地區(qū)分布廣泛。
礦床實例:江西雅山花崗巖型細晶石、鈮鉭鐵礦礦床 礦床位于武功山復背斜東北部的雅山巖體,區(qū)內主要地層為一套前泥盆系的淺變質砂頁巖,有從加里東期至燕山晚期多次巖漿活動,其中以酸性花崗巖分布最廣、規(guī)模最大。鈮鉭礦床與燕山期鈉長石花崗巖株及花崗巖脈有關。 礦體中稀有金屬礦物主要有富錳鈮鉭鐵礦、細晶石、含鉭錫石及鋰云母。鋰、銣、銫主要賦存于鋰云母中,部分銫分散于石榴石、部分銣分散在長石中。該礦床是一大型的綜合性稀有金屬礦床。
2. 霞石正長巖型稀有及稀土金屬礦床
與霞石正長巖這種堿性巖有關的礦床,可分為兩個類型: 鈉質霞石正長巖型稀有及稀土金屬礦床 此類礦床常是鈮、稀土及鈾、釷的綜合性礦床。稀有及稀土金屬礦物主要為綠層硅鈰鈦礦(Rinkolite)。含礦巖體常具似層狀構造。稀有及稀土金屬礦物在堿性巖內呈浸染狀或似層狀分布。 礦床實例:遼寧鳳城賽馬堿性正長巖型稀有及稀土金屬礦床 礦區(qū)內出露太古代大理巖、元古代千枚巖、震旦紀石英巖、晚二迭紀堿性侵入巖、侏羅紀火山質凝灰?guī)r及砂頁巖。咸性正長巖(220-240 Ma)侵入于大理巖、千枚巖及石英巖中。
礦床有三種主要礦化類型(亦與鈾含量之增加有關): (1) 綠層硅鈰鈦礦型礦化:這是本礦床最主要的礦化型,構成了礦床主體,位于草綠色霓霞正長巖內。主要工業(yè)礦物為綠層硅鈰鈦礦。 (2) 富鈾燒綠石型礦化:礦化賦存于巖體西部接觸帶的硅卡巖中。主要工業(yè)礦物為富鈾燒綠石(U-rich Pyrochlore),常呈細小八面體晶體產出,粒徑小于0.02mm,為黑色到褐色,具環(huán)帶結構。 (3) 脈狀瀝青鈾礦礦化:礦化賦存于巖體西部接觸帶的蝕變草綠色霓霞正長巖及部分云霞正長巖、黑色霓霞正長巖。含瀝青鈾礦之礦脈即充填于此類蝕變巖石的裂隙中。瀝青鈾礦呈膠狀、腎狀及浸染狀與方解石、玉髓、螢石等一起組成礦脈。該類礦化規(guī)模不大。 云霞正長巖型稀有及稀土金屬礦床 這類礦床在成因上與鈉長石化云霞正長巖有關,常是鋯、鈮及稀土金屬的綜合性礦床,具有重要的工業(yè)意義。 主要工業(yè)礦物是燒綠石,水鋯石,其次為釷石、鈮鈣礦(Fersmite, [Ca,Ce,Na][Nb,Ta,Ti]2[O,OH,F]6),偶見易解石(Aeschynite,[Ce,Ca,Fe,Th][Ti,Nb]2[O,OH]6)、鈰磷灰石等,常與鈉長石化關系密切,局部地段迭加碳酸鹽化,并伴隨有燒綠石的形成。
礦床實例:蘇聯櫻桃山堿性巖型稀有金屬礦床 櫻桃山堿性巖位于烏拉山南部,侵入于花崗片麻巖、角閃石黑云母片麻巖及角閃巖等變質巖系中。 鈮、鉭在各種堿性巖中含量不均勻,其中以云霞正長巖中的含量最高。由云霞正長巖到黑云母正長巖和霓輝正長巖中的含量遞減,但鈮鉭的比值無顯著變化。 在云霞正長巖體的內接觸帶及巖體內裂隙、斷層發(fā)育地段,鈉長石交代作用尤為強烈,形成了鈉長石巖。其中燒綠石及鋯石高度富集,形成了大型鋯、鈮礦床。
3. 堿性花崗巖型稀有及稀土金屬礦床
堿性花崗巖(多為A型花崗巖)常分布于活化地臺內,呈規(guī)模不大的雜巖體。巖體中的暗色礦物為堿性角閃石(鈉閃石,Riebeckite;鈉鐵閃石,Arfvedsonite)、堿性輝石(霓石,Aegirine)或黑云母及黑鱗云母。稀有金屬礦物在巖體內呈浸染狀分布,形成浸染狀礦石。這類礦床常是多種稀有金屬伴生,品位富,規(guī)模大,是重要的稀有金屬礦床類型。 該類礦床在蘇聯分布較多,中國內蒙古等地亦有分布。
礦床實例:內蒙古巴爾哲堿性花崗巖型稀有及稀土金屬礦床 礦區(qū)位于大興安嶺隆起帶南段,東西向和北東向構造體系相交之部位。區(qū)域內北東向或北北東向深斷裂發(fā)育,沿這些深斷裂,形成一系列中生代斷陷盆地。盆地內有中生代火山熔巖及碎屑巖分布,其后有燕山期中性、中酸性及堿性花崗巖侵入。 礦體內主要稀有及稀土金屬礦物是鋯石、硅鈹釔礦、氟碳鈣鈰礦、獨居石、鈮鐵礦、燒綠石、黑稀金礦及鈮金紅石等。含礦巖體內稀有及稀土金屬礦化普遍,分布均勻,整個巖體就是礦體。巖體,表示巖漿來自上地函,且未受到地殼之污染。(eNd=[(143Nd/144Nd)samp/(143Nd/144Nd)bulk earth-1]´104) 該礦床是鈹、鈮、鉭、稀土及鋯等多種金屬伴生的大型綜合性礦床,具有很大的工業(yè)價值。
4. 火成碳酸巖型稀有及稀土金屬礦床
火成碳酸巖(carbonatite)是指巖漿成因的、以碳酸鹽類礦物為主的一種火成巖。常與超基性-基性巖緊密伴生,有時也與堿性巖伴生;鸪商妓釒r型礦床中,礦產以鈮、鉭、稀土金屬為主,常規(guī)模巨大,礦石品位較富,有時整個碳酸巖體均含礦。在歐美鈮的總儲量中,這類礦床占98.9%。在稀土金屬的總儲量中,該類礦床的鈰族稀土占44%。 火成碳酸巖常呈巖筒、巖脈、環(huán)狀脈、放射狀脈及錐狀脈等形式侵入于超基性-堿性雜巖體內,有時也具噴出巖特征,呈熔巖流及火山碎屑噴出物產出。 火成碳酸巖的礦物成分復雜而多樣,已發(fā)現的礦物有150種左右,其中碳酸鹽類礦物占80-99%,主要是方解石、白云石、鐵白云石、菱鐵礦等。此外有自然元素、碳化物、硫化物、氧化物、鹵化物、硫酸鹽、磷酸鹽、硅酸鹽等礦物。稀有金屬礦物主要有燒綠石、鈾鉭鈮礦、鈮釔礦、鈮鐵礦、方釷石、鋯石、斜鋯石、獨居石、氟碳鈰礦。碳酸巖的化學成分亦較復雜,有豐富的鋇、鍶、鈦、鈮、稀土金屬、磷、鈾、釷和氟等。 火成碳酸巖型礦床分布相當廣泛,例如巴西的阿拉克薩和卡塔羅(Araxa and Catalao)、馬拉威的坎崗崆地(Kangankunde)、蘇聯科拉半島的基比納(Khibina, Kola Peninsula)、美國的比爾羅吉(Bear Lodge, Wyoming)和金姆公園(Gem Park, Colorado)、加拿大的索耳湖(Thor Lake, Northwest Territories)和加丁尼奧(Gatineau, Quebec)、挪威的范(Fen)、印度的沙努(Sarnu, Rajasthan)和西澳的威爾德山(Mt. Weld)等均屬這一類礦床。
礦床實例:巴西阿拉克薩火成碳酸巖(Araxa carbonatite)礦床 巴西阿拉克薩火成碳酸巖礦床是世界上最大的鈮礦床,其儲量占世界鈮儲量的70%以上。該礦床是在六十年代初期,由于其附近具有強放射性而被發(fā)現的,所提供的鈮為西方世界所需的60%以上。 阿拉克薩堿性巖體形成于白堊紀,侵入于前寒武系的阿拉克薩群中。呈巖筒狀,直徑約4.5km。巖體近地表部分已遭受強烈的紅土化作用。主要碳酸鹽類礦物是白云石類;鸪商妓釒r具鈮礦化,品位一般低于0.4%。原生碳酸巖遭受了強烈的風化作用,從而使鈮進一步富集,該帶Nb2O5的品位達2.5%以上,個別甚至高達5%,是主要的工業(yè)礦體。 主要鈮礦物為水鋇鍶燒綠石,伴生礦物有針鐵礦、褐鐵礦、磁鐵礦、重晶石、獨居石等。該礦床除鈮外,還可回收鈾、釷及稀土金屬等。
5. 花崗偉晶巖型稀有金屬礦床
這類礦床是稀有金屬的重要來源;◢弬ゾr中常有鋰、鈹、鈮、鉭、銣、銫、鋯、鉿及稀土金屬等高度富集,形成多種稀有金屬礦物,如鋰云母、鋰輝石、透鋰長石、綠柱石、硅鈹石、鈮鐵礦、鉭鐵礦、褐釔鈮礦、燒綠石、細晶石、鋯石、曲晶石及銫沸石等。含稀有金屬偉晶巖屬于復雜偉晶巖,其中熱液交代作用發(fā)育,主要是白云母化,鈉長石化和鋰云母化。大部分稀有金屬礦物的形成和富集均與這些交代作用有關。 偉晶巖的形成包括結晶分異作用及熱液交代作用兩個階段,稀有金屬的富集一部分與結晶作用有關,一部分與熱液交代作用有關。挪威奧斯陸地區(qū)(Oslo Region)的正長巖偉晶巖中含22種稀土元素礦物。
礦床實例:新疆富蘊縣可可托海偉晶巖型稀有金屬礦床 可可托海位于新疆東北角,接近蒙古的邊界,礦區(qū)內最重要的三號偉晶巖脈產于角閃輝長巖中。該偉晶巖脈分異良好,交代作用發(fā)育,含有多種稀有金屬礦。偉晶巖具明顯的帶狀構造,由脈壁到中心可分成以下幾帶: 文象(graphic)結構帶 石英、鋰輝石帶 糖粒狀鈉長石帶 白云母、鈉長石帶 塊狀微斜長石帶 鈉長石、鋰云母帶 石英、白云母帶 石英、銫沸石帶 葉鈉長石、鋰輝石帶 塊體微斜長石和塊體石英帶 綠柱石主要分布于、帶。鋰以鋰輝石、鋰云母形式富集于、帶。鈮主要富集于-帶。鉭主要富集于-帶。銫集中于‰帶。 銣全部分散于白云母、鋰云母和鉀長石內,這些礦物形成愈晚含銣愈多。銫主要分散于綠柱石、白云母、鋰云母和鉀長石中,只有少量在晚期階段形成銫沸石中。鉿主要富集在鋯石內,從脈壁到中心,鋯石中含鉿量逐漸增高。整個巖脈屬早燕山期的侵入體。 該偉晶巖體規(guī)模巨大,多種稀有金屬礦物伴生,為偉晶巖成因及演化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實際資料。近代由于鋰主要采自蒸發(fā)鹽巖,此礦床之經濟價值銳減。
6. 云英巖型稀有金屬礦床
云英巖型(氣成熱液型)稀有金屬礦床中含有稀有金屬鈹、鋰,并經常有鎢、錫伴生。這類礦床一般分布于花崗巖體頂部的砂巖、頁巖及火山巖等圍巖內。 礦體多成脈狀及網脈狀。主要礦石礦物有綠柱石、日光榴石(Helvite)、鋰云母及鐵鋰云母。礦床規(guī)模一般為中小型。在花崗巖漿結晶作用的晚期,含F, H2O, S, CO2的氣化熱液對花崗巖進行強烈的交代形成各種相的云英巖以及鈹礦物的富集。此類礦床在蘇聯、蒙古、非洲及中國都有較廣泛的分布。
礦床實例:廣東萬峰山云英巖型綠柱石-日光榴石鈹礦床 礦區(qū)內地層為侏羅紀小坪煤系,由礫巖、砂巖及頁巖組成,夾有劣質煤層。有兩次燕山期的巖漿活動,先后形成石英斑巖和黑云母花崗巖,兩者呈侵入接觸。黑云母花崗巖體內鈉長石化及云英巖化交代作用發(fā)育,形成鈉長石化花崗巖、云英巖化花崗巖及云英巖型稀有金屬礦床。 云英巖中不同礦物組合的分布具明顯的分帶性,形成不同的云英巖帶。由云英巖體中心向外可分成以上幾帶: 綠柱石-日光榴石帶; 黃玉-石英云英巖帶; 黃玉-黑鱗云母-石英云英巖帶; 黑鱗云母-石英云英巖帶。 上述四帶組成了含鈹云英巖型礦體。 組成云英巖的礦物主要是石英、黃玉、黑鱗云母及白云母。鈹礦物是綠柱石、日光榴石、羥硅鈹石及藍柱石。有黑鎢礦、錫石及黃鐵礦等伴生。
7. 風化殼型稀有及稀土金屬礦床
風化殼型稀有及稀土金屬礦床主要是含稀有及稀土金屬的花崗巖經風化作用后,此等金屬發(fā)生新的富集而形成。這種富集作用可由穩(wěn)定的原生礦物堆積而成,或是原生礦物在風化過程中分解形成游離的稀有及稀土金屬離子,而后被黏土礦物吸附而成。這類礦床埋藏淺、結構疏松、易采、易選,具有很大的工業(yè)價值。 奈及利亞焦斯高原(Jos Plateau)上的花崗巖風化殼中的鈮鐵礦是這類礦床的典型代表,是世界鈮鐵礦的主要產地之一。中國南方各。▍^(qū))也分布有這類礦床。
8. 海濱砂礦型稀有及稀土金屬礦床
澳大利亞、印度、巴西及中國沿海地區(qū)皆有此類礦床分布。礦床實例為海南島海濱鋯石、獨居石、鈦鐵礦砂礦床;礦區(qū)位于海南島東岸,巖源為區(qū)內之中生代花崗巖,礦層分布于砂堤群及干凅之舄湖。
9. 復合成因稀有、稀土礦床
是指成礦物質具有多種來源、成礦階段多期次和成礦作用多成因的礦床,有下列特征: (1) 大地構造位置上,多處于地臺(或大陸)邊緣的深大斷裂帶附近。 (2) 含礦層屬于淺海相沈積,巖石組合為碎屑巖和碳酸鹽巖。 (3) 主要成礦時代幾乎都在元古代,有些熱液成礦作用發(fā)生于后。 (4) 礦區(qū)內巖漿活動頻繁,發(fā)育出堿性基性巖和花崗巖。 (5) 礦體大都呈層狀,似層狀或透鏡狀。 (6) 礦石中不同來源的元素和礦物種類多,組合復雜。 礦床實例 內蒙古白云鄂博鐵鈮稀土礦床 礦區(qū)位于包頭之北的白云村,寬溝大斷裂與烏蘭寶力格深大斷裂的交匯處,分布著中元古代(約1500 Ma)的一套白色石英巖、板巖、灰?guī)r和白云巖,總厚度大于9000公尺。礦區(qū)東西長約18km,南北寬約5km,白云巖是主要含礦層,礦石顯著富集的元素有鐵、鈮、鉭、輕中稀土、釔等,以往主要是開采鐵礦,但目前已知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礦床。 白云鄂博已經發(fā)現的礦物達170種左右,其中鈮、稀土、鈦、鋯、釷及鐵的礦物近60種,屬于世界承認的新礦物有19種。礦體和圍巖發(fā)育有廣泛的熱液交代作用,系由海西期酸性巖漿及其熱液所形成,分為接觸交代,鈉、氟交代和充填交代。礦床之形成除與花崗巖之侵入有明顯關系外,尚與堿性巖漿熱液作用有關。礦石中87Sr/86Sr初始比為0.7030~0.7065, 平均為+3.8 ,說明礦液可能源于深部(地函),熱液成礦作用所形成的白云母類K-Ar等時年齡為270Ma。 整區(qū)可分為以沈積成因為主,接觸交代成因為主和熱液交代成因為主的礦床,是一個多成因的典型礦床。
1. 花崗巖型稀有及稀土金屬礦床
自五十年代在奈及利亞發(fā)現含鈮鐵礦花崗巖以來,對花崗巖中稀有金屬礦化的成因一直存在著不同意見,一般認為花崗巖中稀有及稀土金屬的礦化是含礦熱液交代花崗巖形成的。也有人認為其中某些礦物是從巖漿中晶出的,屬巖漿礦床。 奈及利亞、蘇聯、法國等都有花崗巖型稀有及稀土金屬礦床。這類礦床主要在中國華南地區(qū)分布廣泛。
礦床實例:江西雅山花崗巖型細晶石、鈮鉭鐵礦礦床 礦床位于武功山復背斜東北部的雅山巖體,區(qū)內主要地層為一套前泥盆系的淺變質砂頁巖,有從加里東期至燕山晚期多次巖漿活動,其中以酸性花崗巖分布最廣、規(guī)模最大。鈮鉭礦床與燕山期鈉長石花崗巖株及花崗巖脈有關。 礦體中稀有金屬礦物主要有富錳鈮鉭鐵礦、細晶石、含鉭錫石及鋰云母。鋰、銣、銫主要賦存于鋰云母中,部分銫分散于石榴石、部分銣分散在長石中。該礦床是一大型的綜合性稀有金屬礦床。
2. 霞石正長巖型稀有及稀土金屬礦床
與霞石正長巖這種堿性巖有關的礦床,可分為兩個類型: 鈉質霞石正長巖型稀有及稀土金屬礦床 此類礦床常是鈮、稀土及鈾、釷的綜合性礦床。稀有及稀土金屬礦物主要為綠層硅鈰鈦礦(Rinkolite)。含礦巖體常具似層狀構造。稀有及稀土金屬礦物在堿性巖內呈浸染狀或似層狀分布。 礦床實例:遼寧鳳城賽馬堿性正長巖型稀有及稀土金屬礦床 礦區(qū)內出露太古代大理巖、元古代千枚巖、震旦紀石英巖、晚二迭紀堿性侵入巖、侏羅紀火山質凝灰?guī)r及砂頁巖。咸性正長巖(220-240 Ma)侵入于大理巖、千枚巖及石英巖中。
礦床有三種主要礦化類型(亦與鈾含量之增加有關): (1) 綠層硅鈰鈦礦型礦化:這是本礦床最主要的礦化型,構成了礦床主體,位于草綠色霓霞正長巖內。主要工業(yè)礦物為綠層硅鈰鈦礦。 (2) 富鈾燒綠石型礦化:礦化賦存于巖體西部接觸帶的硅卡巖中。主要工業(yè)礦物為富鈾燒綠石(U-rich Pyrochlore),常呈細小八面體晶體產出,粒徑小于0.02mm,為黑色到褐色,具環(huán)帶結構。 (3) 脈狀瀝青鈾礦礦化:礦化賦存于巖體西部接觸帶的蝕變草綠色霓霞正長巖及部分云霞正長巖、黑色霓霞正長巖。含瀝青鈾礦之礦脈即充填于此類蝕變巖石的裂隙中。瀝青鈾礦呈膠狀、腎狀及浸染狀與方解石、玉髓、螢石等一起組成礦脈。該類礦化規(guī)模不大。 云霞正長巖型稀有及稀土金屬礦床 這類礦床在成因上與鈉長石化云霞正長巖有關,常是鋯、鈮及稀土金屬的綜合性礦床,具有重要的工業(yè)意義。 主要工業(yè)礦物是燒綠石,水鋯石,其次為釷石、鈮鈣礦(Fersmite, [Ca,Ce,Na][Nb,Ta,Ti]2[O,OH,F]6),偶見易解石(Aeschynite,[Ce,Ca,Fe,Th][Ti,Nb]2[O,OH]6)、鈰磷灰石等,常與鈉長石化關系密切,局部地段迭加碳酸鹽化,并伴隨有燒綠石的形成。
礦床實例:蘇聯櫻桃山堿性巖型稀有金屬礦床 櫻桃山堿性巖位于烏拉山南部,侵入于花崗片麻巖、角閃石黑云母片麻巖及角閃巖等變質巖系中。 鈮、鉭在各種堿性巖中含量不均勻,其中以云霞正長巖中的含量最高。由云霞正長巖到黑云母正長巖和霓輝正長巖中的含量遞減,但鈮鉭的比值無顯著變化。 在云霞正長巖體的內接觸帶及巖體內裂隙、斷層發(fā)育地段,鈉長石交代作用尤為強烈,形成了鈉長石巖。其中燒綠石及鋯石高度富集,形成了大型鋯、鈮礦床。
3. 堿性花崗巖型稀有及稀土金屬礦床
堿性花崗巖(多為A型花崗巖)常分布于活化地臺內,呈規(guī)模不大的雜巖體。巖體中的暗色礦物為堿性角閃石(鈉閃石,Riebeckite;鈉鐵閃石,Arfvedsonite)、堿性輝石(霓石,Aegirine)或黑云母及黑鱗云母。稀有金屬礦物在巖體內呈浸染狀分布,形成浸染狀礦石。這類礦床常是多種稀有金屬伴生,品位富,規(guī)模大,是重要的稀有金屬礦床類型。 該類礦床在蘇聯分布較多,中國內蒙古等地亦有分布。
礦床實例:內蒙古巴爾哲堿性花崗巖型稀有及稀土金屬礦床 礦區(qū)位于大興安嶺隆起帶南段,東西向和北東向構造體系相交之部位。區(qū)域內北東向或北北東向深斷裂發(fā)育,沿這些深斷裂,形成一系列中生代斷陷盆地。盆地內有中生代火山熔巖及碎屑巖分布,其后有燕山期中性、中酸性及堿性花崗巖侵入。 礦體內主要稀有及稀土金屬礦物是鋯石、硅鈹釔礦、氟碳鈣鈰礦、獨居石、鈮鐵礦、燒綠石、黑稀金礦及鈮金紅石等。含礦巖體內稀有及稀土金屬礦化普遍,分布均勻,整個巖體就是礦體。巖體,表示巖漿來自上地函,且未受到地殼之污染。(eNd=[(143Nd/144Nd)samp/(143Nd/144Nd)bulk earth-1]´104) 該礦床是鈹、鈮、鉭、稀土及鋯等多種金屬伴生的大型綜合性礦床,具有很大的工業(yè)價值。
4. 火成碳酸巖型稀有及稀土金屬礦床
火成碳酸巖(carbonatite)是指巖漿成因的、以碳酸鹽類礦物為主的一種火成巖。常與超基性-基性巖緊密伴生,有時也與堿性巖伴生;鸪商妓釒r型礦床中,礦產以鈮、鉭、稀土金屬為主,常規(guī)模巨大,礦石品位較富,有時整個碳酸巖體均含礦。在歐美鈮的總儲量中,這類礦床占98.9%。在稀土金屬的總儲量中,該類礦床的鈰族稀土占44%。 火成碳酸巖常呈巖筒、巖脈、環(huán)狀脈、放射狀脈及錐狀脈等形式侵入于超基性-堿性雜巖體內,有時也具噴出巖特征,呈熔巖流及火山碎屑噴出物產出。 火成碳酸巖的礦物成分復雜而多樣,已發(fā)現的礦物有150種左右,其中碳酸鹽類礦物占80-99%,主要是方解石、白云石、鐵白云石、菱鐵礦等。此外有自然元素、碳化物、硫化物、氧化物、鹵化物、硫酸鹽、磷酸鹽、硅酸鹽等礦物。稀有金屬礦物主要有燒綠石、鈾鉭鈮礦、鈮釔礦、鈮鐵礦、方釷石、鋯石、斜鋯石、獨居石、氟碳鈰礦。碳酸巖的化學成分亦較復雜,有豐富的鋇、鍶、鈦、鈮、稀土金屬、磷、鈾、釷和氟等。 火成碳酸巖型礦床分布相當廣泛,例如巴西的阿拉克薩和卡塔羅(Araxa and Catalao)、馬拉威的坎崗崆地(Kangankunde)、蘇聯科拉半島的基比納(Khibina, Kola Peninsula)、美國的比爾羅吉(Bear Lodge, Wyoming)和金姆公園(Gem Park, Colorado)、加拿大的索耳湖(Thor Lake, Northwest Territories)和加丁尼奧(Gatineau, Quebec)、挪威的范(Fen)、印度的沙努(Sarnu, Rajasthan)和西澳的威爾德山(Mt. Weld)等均屬這一類礦床。
礦床實例:巴西阿拉克薩火成碳酸巖(Araxa carbonatite)礦床 巴西阿拉克薩火成碳酸巖礦床是世界上最大的鈮礦床,其儲量占世界鈮儲量的70%以上。該礦床是在六十年代初期,由于其附近具有強放射性而被發(fā)現的,所提供的鈮為西方世界所需的60%以上。 阿拉克薩堿性巖體形成于白堊紀,侵入于前寒武系的阿拉克薩群中。呈巖筒狀,直徑約4.5km。巖體近地表部分已遭受強烈的紅土化作用。主要碳酸鹽類礦物是白云石類;鸪商妓釒r具鈮礦化,品位一般低于0.4%。原生碳酸巖遭受了強烈的風化作用,從而使鈮進一步富集,該帶Nb2O5的品位達2.5%以上,個別甚至高達5%,是主要的工業(yè)礦體。 主要鈮礦物為水鋇鍶燒綠石,伴生礦物有針鐵礦、褐鐵礦、磁鐵礦、重晶石、獨居石等。該礦床除鈮外,還可回收鈾、釷及稀土金屬等。
5. 花崗偉晶巖型稀有金屬礦床
這類礦床是稀有金屬的重要來源;◢弬ゾr中常有鋰、鈹、鈮、鉭、銣、銫、鋯、鉿及稀土金屬等高度富集,形成多種稀有金屬礦物,如鋰云母、鋰輝石、透鋰長石、綠柱石、硅鈹石、鈮鐵礦、鉭鐵礦、褐釔鈮礦、燒綠石、細晶石、鋯石、曲晶石及銫沸石等。含稀有金屬偉晶巖屬于復雜偉晶巖,其中熱液交代作用發(fā)育,主要是白云母化,鈉長石化和鋰云母化。大部分稀有金屬礦物的形成和富集均與這些交代作用有關。 偉晶巖的形成包括結晶分異作用及熱液交代作用兩個階段,稀有金屬的富集一部分與結晶作用有關,一部分與熱液交代作用有關。挪威奧斯陸地區(qū)(Oslo Region)的正長巖偉晶巖中含22種稀土元素礦物。
礦床實例:新疆富蘊縣可可托海偉晶巖型稀有金屬礦床 可可托海位于新疆東北角,接近蒙古的邊界,礦區(qū)內最重要的三號偉晶巖脈產于角閃輝長巖中。該偉晶巖脈分異良好,交代作用發(fā)育,含有多種稀有金屬礦。偉晶巖具明顯的帶狀構造,由脈壁到中心可分成以下幾帶: 文象(graphic)結構帶 石英、鋰輝石帶 糖粒狀鈉長石帶 白云母、鈉長石帶 塊狀微斜長石帶 鈉長石、鋰云母帶 石英、白云母帶 石英、銫沸石帶 葉鈉長石、鋰輝石帶 塊體微斜長石和塊體石英帶 綠柱石主要分布于、帶。鋰以鋰輝石、鋰云母形式富集于、帶。鈮主要富集于-帶。鉭主要富集于-帶。銫集中于‰帶。 銣全部分散于白云母、鋰云母和鉀長石內,這些礦物形成愈晚含銣愈多。銫主要分散于綠柱石、白云母、鋰云母和鉀長石中,只有少量在晚期階段形成銫沸石中。鉿主要富集在鋯石內,從脈壁到中心,鋯石中含鉿量逐漸增高。整個巖脈屬早燕山期的侵入體。 該偉晶巖體規(guī)模巨大,多種稀有金屬礦物伴生,為偉晶巖成因及演化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實際資料。近代由于鋰主要采自蒸發(fā)鹽巖,此礦床之經濟價值銳減。
6. 云英巖型稀有金屬礦床
云英巖型(氣成熱液型)稀有金屬礦床中含有稀有金屬鈹、鋰,并經常有鎢、錫伴生。這類礦床一般分布于花崗巖體頂部的砂巖、頁巖及火山巖等圍巖內。 礦體多成脈狀及網脈狀。主要礦石礦物有綠柱石、日光榴石(Helvite)、鋰云母及鐵鋰云母。礦床規(guī)模一般為中小型。在花崗巖漿結晶作用的晚期,含F, H2O, S, CO2的氣化熱液對花崗巖進行強烈的交代形成各種相的云英巖以及鈹礦物的富集。此類礦床在蘇聯、蒙古、非洲及中國都有較廣泛的分布。
礦床實例:廣東萬峰山云英巖型綠柱石-日光榴石鈹礦床 礦區(qū)內地層為侏羅紀小坪煤系,由礫巖、砂巖及頁巖組成,夾有劣質煤層。有兩次燕山期的巖漿活動,先后形成石英斑巖和黑云母花崗巖,兩者呈侵入接觸。黑云母花崗巖體內鈉長石化及云英巖化交代作用發(fā)育,形成鈉長石化花崗巖、云英巖化花崗巖及云英巖型稀有金屬礦床。 云英巖中不同礦物組合的分布具明顯的分帶性,形成不同的云英巖帶。由云英巖體中心向外可分成以上幾帶: 綠柱石-日光榴石帶; 黃玉-石英云英巖帶; 黃玉-黑鱗云母-石英云英巖帶; 黑鱗云母-石英云英巖帶。 上述四帶組成了含鈹云英巖型礦體。 組成云英巖的礦物主要是石英、黃玉、黑鱗云母及白云母。鈹礦物是綠柱石、日光榴石、羥硅鈹石及藍柱石。有黑鎢礦、錫石及黃鐵礦等伴生。
7. 風化殼型稀有及稀土金屬礦床
風化殼型稀有及稀土金屬礦床主要是含稀有及稀土金屬的花崗巖經風化作用后,此等金屬發(fā)生新的富集而形成。這種富集作用可由穩(wěn)定的原生礦物堆積而成,或是原生礦物在風化過程中分解形成游離的稀有及稀土金屬離子,而后被黏土礦物吸附而成。這類礦床埋藏淺、結構疏松、易采、易選,具有很大的工業(yè)價值。 奈及利亞焦斯高原(Jos Plateau)上的花崗巖風化殼中的鈮鐵礦是這類礦床的典型代表,是世界鈮鐵礦的主要產地之一。中國南方各。▍^(qū))也分布有這類礦床。
8. 海濱砂礦型稀有及稀土金屬礦床
澳大利亞、印度、巴西及中國沿海地區(qū)皆有此類礦床分布。礦床實例為海南島海濱鋯石、獨居石、鈦鐵礦砂礦床;礦區(qū)位于海南島東岸,巖源為區(qū)內之中生代花崗巖,礦層分布于砂堤群及干凅之舄湖。
9. 復合成因稀有、稀土礦床
是指成礦物質具有多種來源、成礦階段多期次和成礦作用多成因的礦床,有下列特征: (1) 大地構造位置上,多處于地臺(或大陸)邊緣的深大斷裂帶附近。 (2) 含礦層屬于淺海相沈積,巖石組合為碎屑巖和碳酸鹽巖。 (3) 主要成礦時代幾乎都在元古代,有些熱液成礦作用發(fā)生于后。 (4) 礦區(qū)內巖漿活動頻繁,發(fā)育出堿性基性巖和花崗巖。 (5) 礦體大都呈層狀,似層狀或透鏡狀。 (6) 礦石中不同來源的元素和礦物種類多,組合復雜。 礦床實例 內蒙古白云鄂博鐵鈮稀土礦床 礦區(qū)位于包頭之北的白云村,寬溝大斷裂與烏蘭寶力格深大斷裂的交匯處,分布著中元古代(約1500 Ma)的一套白色石英巖、板巖、灰?guī)r和白云巖,總厚度大于9000公尺。礦區(qū)東西長約18km,南北寬約5km,白云巖是主要含礦層,礦石顯著富集的元素有鐵、鈮、鉭、輕中稀土、釔等,以往主要是開采鐵礦,但目前已知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礦床。 白云鄂博已經發(fā)現的礦物達170種左右,其中鈮、稀土、鈦、鋯、釷及鐵的礦物近60種,屬于世界承認的新礦物有19種。礦體和圍巖發(fā)育有廣泛的熱液交代作用,系由海西期酸性巖漿及其熱液所形成,分為接觸交代,鈉、氟交代和充填交代。礦床之形成除與花崗巖之侵入有明顯關系外,尚與堿性巖漿熱液作用有關。礦石中87Sr/86Sr初始比為0.7030~0.7065, 平均為+3.8 ,說明礦液可能源于深部(地函),熱液成礦作用所形成的白云母類K-Ar等時年齡為270Ma。 整區(qū)可分為以沈積成因為主,接觸交代成因為主和熱液交代成因為主的礦床,是一個多成因的典型礦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