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主要有色金屬產量、消費量和進出口貿易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在發(fā)展方式上,我國有色金屬產業(yè)將實現(xiàn)由依賴資源擴張,到依靠技術創(chuàng)新的轉變。這主要表現(xiàn)在4個方面:一是大力發(fā)展有色金屬新材料,保證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發(fā)展的需要;二是積極推進節(jié)能減排,使有限的資源能夠生產更多市場需要的有色金屬產品;三是努力探索有色金屬資源開發(fā)的新途徑,充分利用低品位礦、復雜礦、尾礦及廢渣等廢棄物,增強資源保障能力;四是建立覆蓋全社會的有色金屬再生利用體系,促進循環(huán)經濟發(fā)展。
――常用有色金屬產量突破3000萬噸。2010年,我國10種常用有色金屬產量突破3000萬噸,是2005年的1.9倍,自2005年以來年均增長13.8%;產業(yè)規(guī)模以上企業(yè)主營業(yè)務收入超過3萬億元,是2005年的3.7倍,自2005年以來年均增長30%;進出口貿易額超過1000億美元,是2005年的2.4倍,自2005年以來年均增長19.5%,產業(yè)實現(xiàn)了持續(xù)發(fā)展。
目前,我國主要有色金屬產量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2009年,國內精煉銅產量405萬噸,占當年全球產量的22.1%;原鋁(電解鋁)產量1289萬噸,占當年全球產量的35.5%;精煉鉛產量377萬噸,占當年全球產量的42.7%;鋅產量429萬噸,占當年全球產量的38.0%。稀土、鎢、錫、銻、鎂等有色金屬產量也占全球產量的50%以上。
――進口原料性產品,出口加工產品。隨著產業(yè)的技術進步,我國有色金屬產品進出口結構得到優(yōu)化,已經初步形成進口以原料性產品為主,出口加工產品為主的格局。2010年,我國主要有色金屬產品進出口貿易額超過1000億美元。其中進口額約880億美元,出口額約260億美元,進出口貿易逆差為620億美元。
2010年,在有色金屬進口產品中,礦產、廢雜原料類產品進口額約為488億美元,占當年有色金屬產品進口額的55.5%。其中銅原料進口額為237億美元,占當年有色金屬原料進口額的48.6%;冶煉類產品進口額約為325億美元,占當年有色金屬進口額的36.9%,其中,銅冶煉產品進口額約為237億美元,占當年有色金屬冶煉產品進口額的72.9%;加工類產品進口額約為130億美元,占當年有色金屬產品進口額的14.8%,其中,銅加工產品進口74億美元,占當年有色金屬加工產品進口額的56.9%。當前,我國有色金屬產品進口以礦產、廢雜原料和冶煉產品為主;國內資源短缺的銅是最主要的進口產品。
2010年,在有色金屬出口產品中,加工類產品出口額為131億美元,占當年有色金屬產品出口額的50.4%,其中鋁加工產品出口額73億美元,占當年有色金屬加工產品出口額的55.7%;冶煉類產品出口額為75億美元,占當年有色金屬產品出口額的28.9%。目前中國鋁箔、鋁型材的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礦產資源開發(fā)實現(xiàn)新的突破。我國有色金屬礦山的勘探與開發(fā)步伐明顯加快,資源量較“十五”期間有明顯提升。據統(tǒng)計,截至2008年底,全國查明銅礦區(qū)1483處,查明銅資源儲量7709萬噸,基礎儲量2891萬噸;查明鉛資源儲量4549萬噸,基礎儲量1359萬噸;查明鋅資源儲量10393萬噸,基礎儲量4282萬噸;鋁土礦查明資源儲量30.3億噸,基礎儲量7.35億噸(礦石量)。
我國企業(yè)抓住國際金融危機的機遇,短缺礦產資源的境外開發(fā)取得重大突破。目前,我國企業(yè)在贊比亞、秘魯、阿富汗、緬甸、墨西哥、厄瓜多爾、剛果(金)、智利等國家和地區(qū)獲得的銅資源權益儲量超過3000萬噸,幾乎相當于國內探明儲量;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緬甸等國家和地區(qū)獲得的鎳資源權益儲量超過200萬噸,也幾乎與國內探明儲量相等。截至2010年底,我國企業(yè)在贊比亞、巴基斯坦、澳大利亞、老撾等國家和地區(qū)獲得境外的權益礦產銅產能已經達到22萬噸/年,粗銅產能達到18萬噸/年。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獲得權益礦產鎳產能3萬噸/年。
――資源綜合利用產值、利稅占產業(yè)10%。我國有色金屬產業(yè)依靠科技進步,積極發(fā)展清潔生產和循環(huán)經濟,節(jié)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取得重要進展。鋁生產占我國有色金屬生產能源消耗的80%左右,是產業(yè)推進節(jié)能減排的重點領域。2010年,我國骨干企業(yè)鋁錠綜合交流電耗已經降到14000千瓦時/噸以下,比2005年下降4%;氧化鋁綜合能耗降到630千克標煤/噸左右,比2005年下降36.8%,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在“綜合勘查、綜合評價、綜合開發(fā)、綜合利用”方針指引下,我國有色金屬產業(yè)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取得積極進展。目前產業(yè)“三廢”綜合利用率達到68%以上,全國近1/3的硫酸產品是有色金屬生產過程中綜合回收的;國內鉑族和稀散元素產品幾乎全部來源于綜合利用;礦產資源利用率已經提高到60%,綜合利用的產值、利稅已占到產業(yè)的10%左右。(孟艷華 北京世經未來投資咨詢有限公司行業(yè)分析師)
――常用有色金屬產量突破3000萬噸。2010年,我國10種常用有色金屬產量突破3000萬噸,是2005年的1.9倍,自2005年以來年均增長13.8%;產業(yè)規(guī)模以上企業(yè)主營業(yè)務收入超過3萬億元,是2005年的3.7倍,自2005年以來年均增長30%;進出口貿易額超過1000億美元,是2005年的2.4倍,自2005年以來年均增長19.5%,產業(yè)實現(xiàn)了持續(xù)發(fā)展。
目前,我國主要有色金屬產量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2009年,國內精煉銅產量405萬噸,占當年全球產量的22.1%;原鋁(電解鋁)產量1289萬噸,占當年全球產量的35.5%;精煉鉛產量377萬噸,占當年全球產量的42.7%;鋅產量429萬噸,占當年全球產量的38.0%。稀土、鎢、錫、銻、鎂等有色金屬產量也占全球產量的50%以上。
――進口原料性產品,出口加工產品。隨著產業(yè)的技術進步,我國有色金屬產品進出口結構得到優(yōu)化,已經初步形成進口以原料性產品為主,出口加工產品為主的格局。2010年,我國主要有色金屬產品進出口貿易額超過1000億美元。其中進口額約880億美元,出口額約260億美元,進出口貿易逆差為620億美元。
2010年,在有色金屬進口產品中,礦產、廢雜原料類產品進口額約為488億美元,占當年有色金屬產品進口額的55.5%。其中銅原料進口額為237億美元,占當年有色金屬原料進口額的48.6%;冶煉類產品進口額約為325億美元,占當年有色金屬進口額的36.9%,其中,銅冶煉產品進口額約為237億美元,占當年有色金屬冶煉產品進口額的72.9%;加工類產品進口額約為130億美元,占當年有色金屬產品進口額的14.8%,其中,銅加工產品進口74億美元,占當年有色金屬加工產品進口額的56.9%。當前,我國有色金屬產品進口以礦產、廢雜原料和冶煉產品為主;國內資源短缺的銅是最主要的進口產品。
2010年,在有色金屬出口產品中,加工類產品出口額為131億美元,占當年有色金屬產品出口額的50.4%,其中鋁加工產品出口額73億美元,占當年有色金屬加工產品出口額的55.7%;冶煉類產品出口額為75億美元,占當年有色金屬產品出口額的28.9%。目前中國鋁箔、鋁型材的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礦產資源開發(fā)實現(xiàn)新的突破。我國有色金屬礦山的勘探與開發(fā)步伐明顯加快,資源量較“十五”期間有明顯提升。據統(tǒng)計,截至2008年底,全國查明銅礦區(qū)1483處,查明銅資源儲量7709萬噸,基礎儲量2891萬噸;查明鉛資源儲量4549萬噸,基礎儲量1359萬噸;查明鋅資源儲量10393萬噸,基礎儲量4282萬噸;鋁土礦查明資源儲量30.3億噸,基礎儲量7.35億噸(礦石量)。
我國企業(yè)抓住國際金融危機的機遇,短缺礦產資源的境外開發(fā)取得重大突破。目前,我國企業(yè)在贊比亞、秘魯、阿富汗、緬甸、墨西哥、厄瓜多爾、剛果(金)、智利等國家和地區(qū)獲得的銅資源權益儲量超過3000萬噸,幾乎相當于國內探明儲量;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緬甸等國家和地區(qū)獲得的鎳資源權益儲量超過200萬噸,也幾乎與國內探明儲量相等。截至2010年底,我國企業(yè)在贊比亞、巴基斯坦、澳大利亞、老撾等國家和地區(qū)獲得境外的權益礦產銅產能已經達到22萬噸/年,粗銅產能達到18萬噸/年。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獲得權益礦產鎳產能3萬噸/年。
――資源綜合利用產值、利稅占產業(yè)10%。我國有色金屬產業(yè)依靠科技進步,積極發(fā)展清潔生產和循環(huán)經濟,節(jié)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取得重要進展。鋁生產占我國有色金屬生產能源消耗的80%左右,是產業(yè)推進節(jié)能減排的重點領域。2010年,我國骨干企業(yè)鋁錠綜合交流電耗已經降到14000千瓦時/噸以下,比2005年下降4%;氧化鋁綜合能耗降到630千克標煤/噸左右,比2005年下降36.8%,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在“綜合勘查、綜合評價、綜合開發(fā)、綜合利用”方針指引下,我國有色金屬產業(yè)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取得積極進展。目前產業(yè)“三廢”綜合利用率達到68%以上,全國近1/3的硫酸產品是有色金屬生產過程中綜合回收的;國內鉑族和稀散元素產品幾乎全部來源于綜合利用;礦產資源利用率已經提高到60%,綜合利用的產值、利稅已占到產業(yè)的10%左右。(孟艷華 北京世經未來投資咨詢有限公司行業(yè)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