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23日美國化學會《化學和工程新聞》(C&E News)網(wǎng)站以快訊的形式報道了“更長壽命的銠催化劑”(online June 15, DOI:10.1021/ja051803v),近日《化學和工程新聞》(C&E News)雜志又在科學聚焦(Science Concentrates )欄目中對研究進展予以相關評述。該研究成果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資助下,由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寇元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取得,詳細研究內容刊登在《美國化學會志》) (2005,127:27,9694-9695,)上。
通常銠納米簇催化劑非常容易積聚而失去催化活性。上述“銠催化劑”在苯加氫反應中的總轉化數(shù)(一種評價催化劑壽命的指標)經(jīng)5次循環(huán)就超過了20,000(超過目前納米簇催化苯加氫記錄的5倍)。由于此催化劑(粒徑約為3 nm)是在咪唑離子液體中,同時在新型吡咯烷酮修飾的“類離子液體(ionic liquidlike)”的保護下獲得的,而離子液體或者聚合物單獨使用時根本不能在相同條件下獲得任何效果,因此,寇元與其合作者認為這種銠催化劑的高度穩(wěn)定性和高活性源于離子液體和吡咯烷酮聚合物的共同作用。
2002年,寇元教授在他的一篇評述(Catalysis Today, 74(1-2), 157-189, 2002,目前已被他引逾170次,是國際上他引次數(shù)最高的3篇離子液體綜述論文之一)中預言將納米金屬催化劑固定在離子液體中形成三維自由旋轉的催化中心(相比于擔載在固體表面的、束縛在二維幾何中的同類納米粒子而言)是極具潛力的研究方向?茉淌谘芯拷M經(jīng)過3年多努力,已經(jīng)在離子液體中成功獲得了Pt, Rh, Pd, Au, Ag等多種納米簇催化劑,上述成果的取得表明創(chuàng)新性基礎研究需要長期的積累和研究者的堅持不懈的探索。
通常銠納米簇催化劑非常容易積聚而失去催化活性。上述“銠催化劑”在苯加氫反應中的總轉化數(shù)(一種評價催化劑壽命的指標)經(jīng)5次循環(huán)就超過了20,000(超過目前納米簇催化苯加氫記錄的5倍)。由于此催化劑(粒徑約為3 nm)是在咪唑離子液體中,同時在新型吡咯烷酮修飾的“類離子液體(ionic liquidlike)”的保護下獲得的,而離子液體或者聚合物單獨使用時根本不能在相同條件下獲得任何效果,因此,寇元與其合作者認為這種銠催化劑的高度穩(wěn)定性和高活性源于離子液體和吡咯烷酮聚合物的共同作用。
2002年,寇元教授在他的一篇評述(Catalysis Today, 74(1-2), 157-189, 2002,目前已被他引逾170次,是國際上他引次數(shù)最高的3篇離子液體綜述論文之一)中預言將納米金屬催化劑固定在離子液體中形成三維自由旋轉的催化中心(相比于擔載在固體表面的、束縛在二維幾何中的同類納米粒子而言)是極具潛力的研究方向?茉淌谘芯拷M經(jīng)過3年多努力,已經(jīng)在離子液體中成功獲得了Pt, Rh, Pd, Au, Ag等多種納米簇催化劑,上述成果的取得表明創(chuàng)新性基礎研究需要長期的積累和研究者的堅持不懈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