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白領人際交往中的“危機公關”
2011-08-08 來源:世界經理人辦公伙伴
職場上的人際關系錯綜復雜,到底我們的人際交往是怎樣一回事,請聽世界經理人辦公來評點一下在職場上我們各種交往中容易出現的危機。
“悶葫蘆”有礙發(fā)展
在初入職場的時候,張先生曾經聽前輩說過,要在單位里站穩(wěn)腳跟,首先要保持謙虛的態(tài)度,按照上司的要求努力完成手頭上的工作就行了,其他的事情盡量少管,以免引來不必要的麻煩。對于過來者的建議,剛剛開始職業(yè)生涯的張先生深信不疑地采納了。這對于性格本來比較內向的他而言,保持一定的沉默比在同事和上司面前表現和炫耀自己能力,讓他覺得更容易接受。于是,在會議以及活動策劃方面,張先生大多時候都保持沉默,除非領導問他有什么觀點和想法外,他往往扮演“悶葫蘆”的角色。
在這些觀點的影響下,他的工作開展起來還算順利。然而,漸漸地,張先生發(fā)現身邊的同事與他交流的時間越來越少,無論是吃飯,還是周末的活動,很少有同事會主動邀請他參加,于是,他似乎開始與同事產生了距離。同時在一些項目的推廣上,領導也不再了解張先生的看法,便直接就把任務交給他的下屬負責了。眼看著在單位里工作也快將近兩年了,與他一同上崗的同事,或跳槽,或晉升,而自己的職業(yè)發(fā)展仍然在原來的水平線上。是自己的能力有缺陷?還是職場情商不足?張先生感到困惑不已。
點評:多點溝通是解決辦法
在職業(yè)咨詢師看來,“多做事,少說話”這種處理職場問題的原則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可以接受的,這些忠心于企業(yè)的員工與愛表現自己的員工相比,不會很容易地被老板“炒”掉,因為他們不會存在在公眾場合搶上司風頭的危險。可是就職業(yè)發(fā)展而言,確實有著很大的阻礙因素。
而盡量多與同事和上司溝通是解決張先生所面臨的職業(yè)問題的最佳辦法。對于一些平常很少與上司接觸的職業(yè)人來說,如何自然地進行交談,把握好時機是相當重要的技巧,像匯報自己的工作進展,或者進行工作總結都是一個不錯的交流機會。
“嚴上司”難有朋友
鐘小姐在業(yè)內有多年的從業(yè)經驗,是一家外資企業(yè)研發(fā)部門的主管,在業(yè)務的拓展方面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只要她認為可行的方案必定會堅持到底。事實上,對于企業(yè)每月定下的工作任務,她都十分投入的。
在鐘小姐看來,在達到工作目標的同時一定要減少工作失誤,即使是一個很小的細節(jié),她也會很詳細地向員工了解清楚,以避免產生不必要的差錯。
嚴謹的態(tài)度確實讓她所帶領的部門出錯的幾率降低,部門的工作業(yè)績也保持著平穩(wěn)的發(fā)展狀態(tài)?墒,同事對她的反應卻并沒有因眼前的業(yè)務成績而變得融洽起來,相反相互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越來越少。
她發(fā)現他們開始慢慢地遠離自己,甚至表現出一種抗拒的情緒。這對提高部門的凝聚力和團結來說很不利,剛開始時鐘小姐也嘗試著尋找話題增加與同事們相互交流的機會,主動融入到同事的圈子里?墒敲看嗡麄兌贾皇窍喈敱粍拥鼗卮鹚奶釂枺舷录夐g不協(xié)調的狀態(tài)似乎沒有什么改變。漸漸地,鐘小姐也在這種狀態(tài)中沉默了。
點評:交流要發(fā)自內心
對于部分管理者來說,要完成工作任務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然而如何處理好上司和下屬的關系,讓整個團隊的工作有更好的表現,卻讓他們不知所措。
職業(yè)顧問指出,鐘小姐的最大問題是在工作中過于堅持自己的看法以及容易糾纏細節(jié)問題,給身邊同事傳達出不信任的信息,忽視了別人的意見,即使是在刻意與同事交流時,似乎也不是發(fā)自內心地希望成為身邊同事的朋友,因為她最后還是選擇了放棄。不可否認,這與她自身的性格特征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同時也反映出她的職場情商并不是很成熟。這時,加強修煉領導藝術以及與人溝通技巧的修養(yǎng)都是其中一個改變困境的方法。
“好先生”贏得尊重
廖先生,在一家單位負責廣告部門的管理工作,對于人際關系的奧妙深有感觸,“與同事之間的關系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很多情況下,人際關系有助于工作能力的發(fā)揮,而其中的人際協(xié)調能力本身就是工作能力的一種!
在談到一個單位內部的關系協(xié)調和集體氛圍的處理時,身為部門主任的廖先生說內部成員之間的人際關系主要是靠大家的相互尊重、相互信賴,而一個集體良好氛圍的營造很大程度在于領導,“領導必須待人真誠、而且切不可太自私,至少也要真正做到對大家負責”。
廖先生回憶起了一次客戶單位的劃分事件,他把這個單位“給”了兩個下屬,當中一個同事是他的多年的得力助手。一段時間過后,有人向他反映,另一個搭檔有意回避他,自己從中撈了不少好處。得知這件事情后,廖先生說“我的第一反映就是要把這件事情協(xié)調好,否則會影響部門內部成員之間的關系”,但是同時也首先平靜了自己的心情,希望能和平解決問題!叭说谋拘远际亲运降,這些我是可以理解的,站在他們任何一個人的立場我都有過考慮的”。
于是,他立即找到那位同事詳細地分析了他這樣做的利害關系?紤]到這件事牽涉的利益范圍比較大,廖先生知道很可能需要有第二次交談。一周后,又找